——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旨在疏通阻碍新能源发展的“堵点”问题,为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多维度的支持举措。针对当前新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开发建设用地矛盾等问题,中能传媒记者专访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围绕《实施方案》中促进风电产业发展的措施进行解读。
中能传媒:针对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您如何评价《实施方案》的支持举措?
秦海岩:实现广大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下一阶段需要完成的最紧迫任务,而风电凭借经济性高、占地少、环境友好的优势可以为此提供关键支撑。风电项目是盘活乡村土地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以及农村集体性资产,让闲置资源产生经济效益的便捷、稳妥路径之一。基于此,为了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推进乡村分散式风电开发。统筹农村能源革命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培育农村能源合作社等新型市场主体,鼓励村集体依法利用存量集体土地通过作价入股、收益共享等机制,参与新能源项目开发。鼓励金融机构为农民投资新能源项目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考虑到在农村地区大规模开发风能资源的各方面条件均已具备,有了上述举措的支持,未来农村地区的风电开发势必会提速。接下来,建议在全国实施“百县千村万台工程”,即在全国的100个县,首批选择5000个村,每个村安装2台风电机组,共计1万台,并以县域为单位进行集中规划、打包核准,能够为这些村集体带来可观的收入,这对于振兴农村地区,壮大村集体经济,落实中央提出的乡村建设行动,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之基都具有重大意义。